为扎实推进交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改行动取得实效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,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昐等问题。南召交通执法大队通过“开门纳谏”、“推门纳谏”,深入源头企业、货运车辆聚集地、客运和出租车公司实地调研、座谈了解等方式,收集、整理、制定了第一批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任务清单,18项内容,现将具体清单公布如下:
1、开通微信公众号,使社会各界通过网络传播,宣传法律法规,了解交通执法工作。
2、服务高考、中招考试学生,做好学校附近包车停放规范有序,保障学校附近道路畅通。
3、实施交通文明执法行动,明确执法语言举止规范、着装规范和执法禁令,着力解决交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切实提升执法素质形象。
4、推动非现场执法系统升级改造,建设具有非现场执法、车辆识别、流量监测和路况检测等综合功能视频监控点,统一接入省厅监管平台,实现联网运行。
5、加快推进“司机之家”服务,为广大货车司机提供休息、淋浴、洗衣等服务,改善货车司机工作休息环境和条件。
6、开展水上安全培训和渔业减压病预防,增强群众安全意识。
7、树立科技创新理念,开展科普进源头、进企业活动,组织创新型人才走进矿产源头、企业,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谋划工作,破解执法难题,传播智慧交通,实现网上办案,解决“跑断腿”问题。
8、以“三城联创”为契机,持续治理客运市场,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,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。
9、对班线客车不按规定路线行车、旅游包车等“两客一危”营运车辆,通过手持移动执法终端或手机APP现场检查企业、车辆、从业人员信息和车辆动态监控轨迹,对非法经营、异地经营、关闭动态监控等行为严格处理,防止倒客、甩客、不使用计价器等行为发生,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10、及时开展路域环境“大改善”,解决“马路市场”、违建违放等现象,全面优化道路环境,为下一步“乡村振兴”工作贡献力量。
11、转变思路,由过去的“重治超”向“重综合”转变,变“专科”为“全科”,培养多专多能综合执法人才,让执法更有温度、更有人情味,更好地服务群众。
12、优化营商环境,加大源头企业和运输企业政策扶持力度,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,规范办案流程,细化执法标准,杜绝执法人员“任性”检查,为我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、不断向好做出贡献。
13、创新为民便民利民执法方式,定期开展“走访日”活动,与企业、群众互访交流,开展普法、送法宣传上门,帮助企业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,把优质服务带进一线,促进企业守法经营,“擦亮”交通执法服务品牌。
14、告别以罚款额论英雄的“政绩观”,树立以违法行为减少为标准的“政绩观”,改变以往“一罚了之”的做法,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,从根本上消除违法行为。
15、完善执法与公路发展、运输服务、海事等业务协作机制,相互支持、相互配合,有效提高交通执法协作效能,杜绝出现管理“真空地带”。
16、积极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,坚持依法监管,放管结合,规范行政执法运行,减轻市场主体负担,加强处罚后监管对象的跟踪服务,提升交通执法服务水平。
17、积极推广“移动执法手持终端+移动上网卡+便携式打印机”的执法模式,将交通行政执法电子文书、监督检查日志、工作台账模版录入系统,进行证据采集、信息核查、现场案件办理等,实现执法工作的规范化、信息化管理。
18、开展警示教育、以案促改,引导执法人员把好理想信念“总开关”,全面纠正执法不廉、办案不公、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,提升群众的满意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