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,南召县交通运输局被南阳市法制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为“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”,6月份挂牌。2021年9月,南召县交通运输局又被县司法局推荐为“省级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”备选对象。我局在前期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上,转变执法理念,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,取得了一定成绩,现就我局的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汇报如下:
一、组织领导强,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
1、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,南召县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服务型执法建设工作,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,分管领导为副组长,相关股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领导小组,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。年初制定下发了《南召县交通运输局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方案》,详细安排部署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相关工作;
2、我局按照服务型执法建设工作要求,制作服务型行政执法微视频一个(时长9分钟),PPT一个(29页),展板6个,展示我局执法人员在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过程中的良好形象;
3、建立完善了各类服务型行政执法制度,包括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、行政指导制度、行政调解制度、回访制度、法律风险防控制度、罚缴分离制度等,严格服务程序、方式,保障执法服务规范化。
4、稳步推进各类服务型执法,利用“执法宣传月”广泛深入货运源头企业和运输企业,开展送法上门、宣传相关法律、法规政策,了解企业执行交通相关法律法规情况;落实市交通局出台的从轻、减轻和免罚清单,减轻企业的违法成本;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、培训,把服务融入执法过程中,把服务型行政执法和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,认真倾听企业需求和意见,了解实际困难,共同探讨解决措施,落实好上级部门关于“放、管、服”的政策要求。
二、强化服务理念,提升行业服务水平
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,提升执法服务效能。根据交通局权力清单,全面梳理公开服务事项,2021年交通运输系统共梳理出行政许可30项、行政处罚198项,行政确认5项,行政强制20项、行政检查18项。同时,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将权责清单进行了公示,并严格按照权力事项主体、办理程序、事项范围等编制权力事项向社会公布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做到“所有权力进清单,清单之外无权力”。在办公场所、执法大队网站上公布执法依据、执法流程图、当事人的权利、救济途径、服务承诺等,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事宜。
强化教育培训,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综合素质,根据执法现状,积极开展线上、线下培训工作,通过学习《交通行政执法规范》、《交通行政执法用语》、《交通行政执法忌语》、服务型行政执法相关知识等,进一步规范交通执法行为。在执法实践中,把严格执法与服务结合起来,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,处罚和教育相结合,实行柔性执法、善意执法和人性化执法;强化文明执法意识,在执法中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,防止侵害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。
三、强化执法教育,把执法服务落到实处
1、建立健全服务型行政指导和“两轻一违”(减轻、从轻、首违不罚)清单,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查处,积极采取指导、建议、提醒、劝告等非强制性方法,努力通过“以案释法”、现场说法等教育引导方式,以刚性的执法方式向刚柔并济方式转变,在柔性执法理念的指导下,自2021年6月份推行柔性执法工作以来,交通执法大队共开展说服教育42次、预警提示16次、行政指导约谈企业18家,根据市交通局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方案不予处罚清单,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29起。2022年第一季度,执法大队案件处理室按照河南省交通厅关于非现场执法从轻、减轻处罚的通知,减轻处罚108起,减免当事人罚款共132300元。
2、根据法律风险防控制度,梳理了2020年、21、22年的行政处罚,案件处罚次数较多的案件列为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,涉及六类企业,28个风险点,在政府网站交通窗口进行了公示,提示行政相对人,减少相对人的违法风险。
3、为规范我局的行政调解工作,交通局成立了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了行政调解室工作职责、行政调解受理范围,制定了行政调解流程图,保证了行政调解工作的有序开展,促进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仲裁的衔接和有机结合。新改建了行政调解室2间,配备了完备的设施,为调解工作提供了硬件基础。截止目前,共开展简易行政调解2次,主要是巡游出租车驾驶员和乘客的矛盾纠纷。
4、实行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,努力打造群众满意交通。在执法实践过程中,采取提醒、示范催告、劝导、建议、辅导等方式,指导行政管理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,主动改正违法行为。在实施行政管理中,先提示、服务、后处罚,实行温情提示,予以警示告诫,以说服教育为主,重在预防再次发生此类违法行为。坚决执行市交通运输局出台的17条免罚和10条轻罚清单,落实首违不罚、违法行为轻微免罚的服务型执法清单,既体现执法的力度,又体现执法的温度。
四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强化服务型执法建设,取得了良好效果
严格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在打造“阳光政府”,主动、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,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,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。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在规范执法程序,通过文字、音像记录等形式,对行政执法各个环节进行记录,全面、系统归档保存,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。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,重在保障合法执法,确保每一项重大执法决定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核,使执法者不能越过权力的边际,守住法律的底线。加强法治培训,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“法无授权不可为,法定职责必须为”的执法理念,执法过程做到依法行政,规范执法,文明执法。2022年至今办理各类处罚案件931起,主要涉及超限治理、货运市场、客运市场、出租车等,未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,执法人员无违法违纪案件。
五、不断创新,丰富服务型行政执法内容
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要建立体系,建章立制,探索服务方式和内容,把服务理念融入执法过程,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。
1、服务型执法不是一个单独的工作,我局把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与我县优化营商环境、“万人进万企”等活动充分结合起来,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,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,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,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,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,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增强发展动力;2020年至今,帮助重庆、湖南、济源、平顶山和本地企业30余家开展信用修复,共修复失信条数130余条,帮助三家失信企业恢复信用,帮助10家信用等级降低企业提升了信用等级;
2、探索不见面执法模式,2022年4月份,由于受疫情影响,外地货车在南召违章,无法前来处理,车主无法审验车辆,执法大队案件处理室积极想办法帮助车主处理违章,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当事人,进一步完成调查取证工作,制作询问笔录、罚款通过系统生成的二维码缴纳罚款,完成案卷制作,整个执法过程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,实现了不见面执法,让信息多跑路,让人少跑路。至今,通过“不见面执法”模式处理执法案件108起。
3、投诉建议是群众对执法满意度的重要考核内容,也是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重要内容,2022年,共接收到12328交通服务热线、12345市长热线60余起,对每一起投诉,执法人员都进行了详细调查,有违法行为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,客运方面有乘客和驾驶员有矛盾的进行了调解,有在外地的,进行电话调解沟通,解决矛盾纠纷,争取投诉双方的满意。
4、服务型执法已经融入了日常执法过程中,疫情防控值班过程中帮助车主更换轮胎、“中考”“高考”期间维持交通秩序、帮助企业和车主开展普法教育、设立司机休息室等,在这些执法过程中,涌现了汤旭等先进典型,收获了人民群众的锦旗和感谢信。
我局在服务型执法建设中取得了一点成绩,但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,如少数执法人员办案能力不强、案卷制作粗糙,做不到举一反三,执法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。下一步,我局将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服务型执法教育培训,将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与日常执法相结合,争取建立执法、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执法模式,使服务意识扎根于每一位执法人员心中,打造一支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执法队伍,全力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再上新台阶。
南召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李小彬 编辑
2022年10月11日